梁晓峰

 

大会开幕主持人、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

 

 

孔灵芝

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强调了加强包括慢性病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治对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今年又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因此,大会的召开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届大会以“共融•共抗•共创”为主题,旨在融合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慢性病挑战,携手开创慢性病防控新局面。会议将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战略布局,探讨如何实现慢性病防治体制机制创新,如何提高基层机构慢性病管理质量和水平,如何打造多部门综合防控、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病防控格局。大会特邀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和处室的领导,解读慢病防治相关政策和重点工作,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介绍慢性病防治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还邀请了部分地区和相关机构的负责同志交流慢性病防治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大会还设置了多个分论坛,就慢性病防治工作热点和工作方向进行深入讨论。大会组委会衷心希望为大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奉上一份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慢性病十三五规划提供优质经验和实用措施。

 

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慢性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在国家层面要通过政策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目标,设立示范项目引导工作展开,如开展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促进区县建设等工作。对于地方要建立区域性工作网络、提供工作经费保障、组织开展防控项目等。

  媒体要加大慢性病防控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广泛深入开展工作场所教育,学校加强对老师和卫生保健人员的健康知识培训等。各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在慢性病预防方面的先行先导作用,在诊疗过程中,加大慢性病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传播力度,加强对重要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

  总之,就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慢性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健康文化氛围,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根源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坚持慢病防治的32字方针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将预防的理念贯穿于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筛查、疾病管理、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疾病防控全过程。

 

毛群安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

  慢病已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防控慢病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我就慢病防控提出四点呼吁:

  第一是不断完善慢病防控策略、政策和规划。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可以极大地改善慢病的发生。“十三五”期间应该进一步加强慢病防控的策略、规划和政策,特别是要增加健康促进、健康素质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和方向。

  第二是慢性病防控要和健康促进紧密结合。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是健康促进行业最高级别的会议,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展示中国做法的机会。希望更多人关注会议,并且将慢病防控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第三是加大力度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相对较低,慢病方面的素养更低,需要给公众提供最有效权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信息。

  第四是创新慢病管理方式和方法。慢病防控涉及面非常广,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的疾病来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我国当前慢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研讨,摸索出我国防控慢病更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常继乐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监察专员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胁。《中国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02年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6.6%,2005年底上升到88.38%。就如何打赢国民健康保卫战,我提四点建议:

  一、深化部门协作,营造健康的社会支持性环境。慢性病危险因素防控需要推动、统筹各方资源,深化部门协作,努力构建有利于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二、坚持预防为主,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并优化专业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康复机构的业务协同,实现疾病防治的一体化全覆盖和高效协同,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治疗、康复一体化全程管理。

  三、广泛动员社会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的防控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业务性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性工作。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媒体等各方积极性。尤其是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做好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工作。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力度,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各中心和协会在人才指导,技术传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治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区域卫生服务的资源整合,不断提升慢病防控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我国慢性病呈现“井喷式”增长并已成为主要死因,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成功遏制慢性病爆发的势头,已经成为摆在在座各位及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议题。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支持单位的大力配合下,从2010年起,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慢病管理大会,到今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第七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由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慢病管理网共同主办,由10家国内权威的技术单位联合支持,也充分体现了慢性病整合资源、群策群力的防控理念。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9月,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中心的宗旨是推动健康与卫生领域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服务于公众健康。中国慢病管理网是我国权威的慢病管理资源中心和交流平台,其核心任务是全面整合全国各地慢病新闻信息资源,着力建设慢病管理继续教育频道和慢病管理网上交流平台。

  本届大会继承既往大会的传统,并紧跟当前慢性病防控热点,解读慢病防控相关政策走向,分享地区健康促进、慢病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和适宜技术,探索展望未来我国慢病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为慢病领域提供经验交流、技术推广和学术传播的专业化平台,为建设“十三五·健康中国”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优质经验和应用策略。希望大家利用这次平台,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观点,交流好经验和做法。通过参加本次会议,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贡献,也有所思考。

 

潘洁兰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高级顾问

  慢病管理关系到中国千家万户的健康,也关系到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的社会建设,不仅关系到现在,更关系到未来。慢性病也是一种流行病,就像缓慢移动的海啸,会对人产生致命的打击。但是慢性病又不完全同于海啸,慢性病虽然是潜伏在深水的暗流,可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汹涌,完全有机会采取行动规避慢性病的打击。

  中国公共场所如果实现百分之百全面禁烟的控烟条例,就能抓住对抗慢性病的巨大机会。

  大家都知道,烟草是慢性病的一大诱因。中国人吸烟率很高,这也导致中国的肺癌、心脏病、癌症等慢病发病率在快速上升。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因为使用烟草或二手烟失去生命,这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全国性的、强有利的全面控烟条例来避免。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联合起来,在中国通过这项全国性强有力的控烟条例,这样才能将慢性病粉碎掉。

qqq

  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长期吸烟可导致癌症、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多种慢病,我国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的86.6%,造成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比例超过70%。

  大会上,在著名演员王学圻、著名青年演员黄轩、北京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刘婧等控烟形象大使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倡议全国控烟,控烟志愿者们同台演绎了《有那么一天,无烟》的控烟诗篇,通过充满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对无烟中国、健康生活的期盼。随后,与会的领导嘉宾共同将控烟小红旗插遍中国地图,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聚众人之力发出控烟呼吁,倡议在全国范围出台并实施控烟立法,并通过这一举动,进一步唤起社会大众对于控烟这一“经济易行”的慢病防控手段的认知,促成良好慢病防治社会环境。与会代表还倡纷纷在倡议行动签名墙上签名,倡议立法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呼吁立法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值此国家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之际,我们—第七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与会者—呼吁:

  1.支持国务院法制办2014年11月24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的《条例(送审稿)》。该送审稿全面表述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理念和措施。

  2.国家制定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应与北京等城市已颁布实施的控烟相关法律或条例保持一致,按照我国政府承诺的、经全国人大批准并于2006年1月生效的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原则,明确规定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不设吸烟室、不划分吸烟区。

  我们将为“大力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不懈努力!

  2016年6月16日

 

梁晓峰

 

主持人、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

 

 

吴良有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

慢性病防控中长期策略与措施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6-2025)》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慢病的过早死亡率”:2020 年使中国慢病患者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即“在30 岁到70 岁间死亡”)的比例相对降低10%,2025年相对降低20%,建立一个覆盖全人群、促进居民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在新的规划中,我们制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包括八个方面:首先是深化部门协作,完善社会支持性环境,如2020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达15%,东部省份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多途径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实施健康管理,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如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等;四是推进分级诊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主要是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药品生产供应保障、医保和救助政策完善三个层面;五是强化医防协同,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加强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构建慢性病防治结合工作机制;六是完善监测评估,促进信息共享与循证决策。如建立国家、省级和区域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报告机制;七是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如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慢性病防治的服务;八是加大科研力度,推动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应用。

 

胡瑞荣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调研员

慢病分级诊疗政策及实践

  去年9 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一定要坚持以人文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原则。目标为: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全国分级诊疗成效已逐步显现:四川、青海、江苏、安徽、浙江等24个省份印发分级诊疗文件,其他省份已经完成文件起草工作;28个省份的1043个县(市、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30个省份的1415个县(市、区)开展基层首诊责任制试点。

  下一步工作要抓住六个环节、实现四个分开、解决四个问题。六个环节:政府主导是根本、群众自愿是基础、医疗联合体是载体、信息化是前提、配套政策是关键、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突破口。四个分开: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四个问题:患者“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得住”、医院“舍得放”、政策制度要配套。

 

鄂啟顺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社区卫生处处长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慢病防治模式和策略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包括十二大类45项,其中慢病管理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两个患者的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发现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建档案;二是干预、开展随访,对一些危重的患者,或者不能治疗的,转到上级医疗机构,还要追加随访; 三是对慢病管理进行考核。从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四是创建慢病示范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病示范区创建的主力军,使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慢性病早期发现率、慢性病管理率、慢性病控制率达到一定水平;五是提供慢病管理个性化服务包。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病种,扩大覆盖面,加大管理力度,费用或地方财政承担、或患者自负。

  下一步工作考虑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重视激励机制建设;第二注重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指标;第三通过签约服务,使患者的问题在基层得以解决,扭转无序就医的现状。

 

杨洪伟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外慢病管理经验和模式分享

  健康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健康需和环境协同发展,要把促进健康的因素和促进环境改善的措施结合起来。为推进健康和环境的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起草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在全球建立以人为中心,整合卫生服务的全球战略。绿色卫生服务体系有三个核心:一是以人为中心的,二是服务是整合的,三是环境是友好的。

  以美国“百万心脏(Million Hearts)”计划为例,它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及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共同创建,目的是通过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到2017年预防100万例心脏病和卒中。该项目提出慢病预防的“ABCS”策略(A代表阿司匹林、B代表血压管理、C代表血脂管理、S代表戒烟等)和重要指标,由诊所落实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进行ABCS原则的管理。其中的“全民&医保”部分建立了病人登记册和宣传单,以管理公司的健康保险系统中所有高血压和胆固醇的患者护理。结果显示:心脏病发作90天内,心脏病相关原因死亡的风险下降了88%。

  中国在构建绿色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如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制定健康中国战略等等,都向着绿色的健康方向在推进。

 

  

 

廖新波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导致慢病的因素很多,尽管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但现在我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还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相关数据显示,公众的健康素养还非常之低。

  素养决定知识度、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公众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得了各种保养养生的知识,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抵触。美国的经验是通过医患的沟通来让病人选择治疗方案。要教会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确实是很难,但教会他们如何从危险因素逃离出来完全可以做到。

  应对慢病要从改变不良习惯开始,医务工作者应做好表率。以自身为例,通过适合自身的科学运动方式,我在短时间内将体重从92公斤减到82公斤,并控制住了血压,此外还戒掉了吸烟的习惯。应对慢病,我们一起行动。只有大家一起来,慢病才可以被控制。

 
 

王 辰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从慢性病包含的疾病而言,呼吸系统疾病位居各系统疾病之首,是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大家关注。从前5位疾病来看,呼吸系统疾病占了3 个, 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肺癌。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整个医学界对呼吸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要注重提高公众对呼吸疾病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必须要重视慢阻肺、哮喘等呼吸性疾病的问题,包括要把慢阻肺放在与心脑血管疾病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今后在基本卫生服务和各个方面,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另外,倡导携手推动防治,要注意预防、控烟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吸烟者都患有烟草相关的慢性病。

 

宁 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近年来糖尿病几乎是以井喷的速度在增长,1980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007年为9.7%,2010年已达11.6%。中国的很多医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看来,我国糖尿病受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影响:(1) 饮食和老龄化;(2) 低龄化问题也非常严重。从策略上看,首先要预防肥胖,其次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再就是进行二级预防,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糖尿病预防策略。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

 

胡大一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要预防慢性病需要有两个很重要的转变,一个是如何重视健康的行为,第二个是强调运动。对于慢性病的防控,最根本的是群策群力,发动公众参与。从根本上调整医疗服务价值,一个扁担挑两头,一头挑起健康教育,一头挑起健康服务,对每一个有风险的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做好健康储备。落实全民健康制度,强化管理慢性病的意识和责任,一定要重视自我预防。

 

赵 平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

  癌症十大致病因素中,吸烟是第一原因。我国癌症的发病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慢病的根源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年龄因素,老龄化社会的癌症发病率肯定更高。中国60%以上的癌症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人。让人群远离致癌因素,就必须要做到群体预防,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措施,必须要加以重视。

 

 

  围歼:政府/专家/学者、患者、媒体、技术、医生等不同领域嘉宾,围绕互联网医疗技术的慢病管理作用、互联网医疗的慢病管理使用、互联网医疗的慢病管理短板、慢病管理终端软件和硬件上的突破、互联网慢病管理技术如何拥抱变化等话题各抒己见,充分挖掘互联网科技在慢病领域的应用,团结各支力量,共同为建设“健康中国”目标携手奋进。

 

孔灵芝

大会主席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慢病就在我们身上,它的死亡率、发病率、危险因素都很高,提高对慢病的重视程度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事,这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慢病患者和慢病管理服务提供方应该会成为互联网技术的最大受益者。

 

彭明强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

  针对慢病防控,国家提出了分级诊疗,慢病首诊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医联体工作的有效推进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使慢病防治在社区得到解决。互联网本身不是医疗,但能给慢病患者带来便捷,能成为慢病防控的好帮手。

 

闫 勇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

  如果将“慢病什么时候到大医院就诊”这个问题解决好,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医疗重大难题。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使慢病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准确地联系在一起;二、能够积累大量数据,有利于健康评估,为科研提供有力依据。

 

程 龙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慢病的发展是间接性的,但其过程需要连续性来支撑,需要专科和全科的协同,有准备、有计划的医疗。慢病不断的出现,也开了一扇窗,这个窗就是技术。互联网医疗服务慢病必须有规范,目前缺乏规范、指南和标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合手来打造。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情况下达到智慧化,最终形成协同。

 

范 晶

春雨医生首席医疗官

  互联网在慢病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多是在于对其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的改变,互联网可以构建医生或专业人士与患者之间交流的路径,更好地对慢病患者进行指导。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模式,以及后期的干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张遇升

杏树林创始人

  慢病管理最重要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慢病管理反人性的特点、大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和支付体系是导致互联网慢病管理很困难的三个原因,需要一些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如可以运用激励机制,促使患者主动改变生活方式。

 

孙义民

博奥颐和执行副总裁兼科学总监

  慢病形势异常严峻,必须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手段来延缓甚至阻止慢性疾病的发生。慢病管理的“三多”模式——遗传易感检测要“多位点”、风险评估要“多因素”、自身健康监控要“多组学”,将健康管理的“三多”模式贯彻落地,将会实现对慢病的有效预测、预警和预防。

 

阎丽静 主持人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科研室主任

 

王临虹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

国家慢病示范区的规划与发展现状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目标:覆盖全国10%以上县(市、区),到2015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和东部省份50%以上地级市均建有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我国目前已建立265 个国家级慢病示范区,覆盖了除西藏外所有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在各示范区已经初步形成;二、慢性病防治结合的专业体系初步建立;三、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卫生系统功能得到加强;四、示范区建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五、可改变的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得到改善。

  当前示范区建设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需将工作重点进行转移,在宣传动员,多部门的分工合作,质量建设、培育精品和推广模式方面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境界,提升示范区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区域内的引领作用。

  下一步要全面深入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一是将示范区建设纳入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二是作为政府层面整合资源加快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进展的重要载体,成为绩效考核的加分项目;三是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四是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队伍建设。

 

赵文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

营养与健康:从监测到政策

  营养的重要性不只与慢性病相关。营养对人的生长、人的发育和人的寿命,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维护功能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智力和生产力,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监测核心三要素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传播。监测具有为公共健康服务的功能,只有非常好的策略才能把监测变成政策。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2.8%和7.1%,在此背景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出,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传播和实践健康生活方式,最终涵盖与健康相关的所有生活方式和行为。截止2013年12月底,2214个县区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覆盖全国71.4%的县(区);完成创建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食堂/餐厅约1.8万个;建设室外支持性环境8975个。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虽然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仍然有所上升,但比例依然保持在3比1,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

  科学或者监测的结果向政策转化,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但科学证明在应用中往往会受到文化、科技等等的影响,因此在科学研究的成果向政策转化的时候,必须再进行可操作转化研究。

 

吴 静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副处长

慢病成本管理

  我国慢性病负担沉重,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防控,防控力度有所增加但仍需继续加强,慢病成本管理尚在探索。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表明了1993和2005年经济发展与疾病经济负担变化情况:GDP增速为419%,慢病经济负担增速为911%。2020年我国慢病总费用将达到29388.402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69.21%,2030年将达到148947.107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81.13%。

  慢性病经济负担非常重,需要建立合理的慢病成本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思考:一、管理策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加强防控具有成本效益的危险因素优先领域,如烟草、饮酒、不合理膳食等; 三、社区慢病防控是最经济有效的路径选择; 四、加强医保支撑,特别是将具有预防性措施的具体方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五、确保防控人力的质量和数量;六、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手段,节省慢病管理成本。

  烟草控制;控盐;糖尿病、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有害饮酒行为;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等五种优先干预措施在我国实施的人均成本估计为1.72美元/人/年(不包括未来治疗费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是最经济的途径。医务人员平均每人管理患者人数: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数分别为168.1人、59.6人和26.9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平均最多能管理慢性病患者:城市为248.2人,农村为111.6人。

 

顾雪非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

慢病管理与医保策略探索

  今年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公布,标志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3+1”变为“2+1”,全民医保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适应人口流动性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长远来看,医疗保险不单单是风险部门,应该成为医疗部门重要的工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医保应朝全民健康覆盖方向努力,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宽度,二是深度,三是高度。目前我们的医保覆盖服务范围较广,但报销比例较低。

  十三五提出了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将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其中,要求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健全上下联动,互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

  慢病管理医保策略也展开了一些探索,应该进行评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是支持加强签约服务;再次是支付改革,如何平衡保障水平的高度与深度,优先纳入哪些服务等。

 
 

主持人 王文志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

 

陈伟伟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防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1991年—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从1991年的7.1%持续上升到2009年的13.8%,年均上升率为0.47%。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结果显示:15-69岁年龄段男性吸烟率为52.9%,女性吸烟率为2.4%。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研究(CNDMDS)调查了20岁以上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其中TC≥5.18 mmol/L者40-49岁男、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32.8%和28.5%。

  另外,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与儿童和成人的超重或肥胖( 特别是成人的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持续增加不无关系。从糖尿病防治大庆研究中可见,新发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较正常人群大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北京市调查研究发现,空气污染(PM2.5) 严重会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发作增加,且存在滞后效应。

 

陈万青

国家癌症中心教授

中国癌症现状和趋势

  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8%,处于全球中等水平,病死率为2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性别方面,目前我国男性最高发的是肺癌,其次是胃癌、肝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癌;女性最高发的是乳腺癌,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等。女性乳腺癌因为预后较好,故死亡率相对较低,其他高发癌症对应的发病率也较高。

  地区差异方面,普遍来说,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高。肺癌的城乡差距缩小,将来有可能反超,上消化道癌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而乳腺癌、结直肠癌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变化趋势方面,2000-2010年间,除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基本持平外,其他癌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甲状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快速上升,媒体热炒的碘盐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可靠数据支持。发病年龄还是呈现“老龄化”特征 。

  生存率方面,癌症的5年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为30.9%,城市略高于农村。相关对比研究显示,预后较差的高发癌症中美5年生存率差距不大,而对于预后较好的癌症(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我国的生存率还是明显低于美国。

 

李 明

中华预防医学会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头条慢病大数据发布

 

  中国慢病管理网携手今日头条,共同发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点为慢阻肺和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慢病大数据。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慢病管理者开拓思路、找到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的有效方法,使大数据与慢病管理专业机构和人员工作相结合,产生实际效用。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成为近年来开展慢病管理的新选择。正确提供营养信息,应是当今慢病防控教育重点。

  从去年至今年的数据来看,公众对慢病健康信息的阅读量增加,对慢病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对生命造成威胁程度越高的慢病,关注度越高,依次为癌症、高血压、中风、哮喘、慢阻肺。在关注时间方面,除癌症与糖尿病之外,其他慢病均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对于上述五大慢病,公众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慢阻肺的关注比较平衡,而且可喜的是,公众比较关心吸烟对慢阻肺的影响;对于哮喘,养生、遗传与治疗是关注重点;对于糖尿病,膳食,妊娠糖尿病与血压血脂控制是关注重点;对于高血压,饮食、对妊娠影响与治疗结果是关注重点;对于癌症,治疗、饮食与种类是关注重点。总体来说,老百姓对于养生比较感兴趣,同时对疾病预警方面也有一定关注度。

 
 

主持人 田向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与培训部主任

 

王克安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

  健康中国行- 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目的有两个:一是从患者角度,旨在提升慢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公众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促成全民参与慢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从医务工作者角度,旨在提升医务人员( 尤其是基层) 慢病防治业务水平,包括慢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综合能力。

  全民慢病防治素养行动的传播主题是“凝心聚力. 共抗慢病”。2015 年率先启动了呼吸专项行动,开展了千人拼肺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公益海报传播等一系列活动,下一步还将开发公众、医务人员和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素养工具包,通过在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公交媒体、办公楼宇等场所投放宣传资料,同步开展健康巡讲、社区大讲堂、健康大巴、义诊咨询等活动,借助媒体多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广泛传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素养核心信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正确认识及重视程度,帮助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宣教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后期行动将逐步拓展到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点慢病领域,通过系列行动系统的工作,促进全民慢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提升。

 

施小明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健康所所长

慢病与环境健康

  空气污染是慢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空气污染与人群的许多慢性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在我国,约20%的肺癌死亡、11%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死亡以及3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PM2.5污染相关。目前国际上发表的3个欧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PM2.5与总人群的肺癌发病风险不存在显著性关联,但可能显著增加非吸烟人群中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1.47;95% CI: 1.01–2.16。

  降低空气污染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的关键。环境和慢病工作的联系在于: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数据共享。将慢性病监测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相结合,提高研究水平及监测能力;二是加强空气污染对慢性病研究。建立多部门数据分析工作组,选择数据质量高的几个城市加强利用监测数据,依托现有慢性病前瞻性队列项目,增加空气污染数据的收集,建立起我国空气污染对重点慢性病的队列研究;三是加强科学宣传,向决策层面提供科学数据,面向公众开展以防护措施为核心的科普宣传。

 

张 进

丁香园联合创始人兼CEO

“互联网+医疗”形式下的慢病管理创新模式

  从我们实践者的角度来观察,近年来慢病管理在我国被谈论得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做得没有那么多,做得好的更少。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支付机制问题。慢病管理的开展需要成本,支付方式一是国家医保,其次是商业保险。但受诸多因素限制,健康险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适应慢病管理的需要。

  慢病管理有两点核心:一是质量,二是成本,管理讲究控制成本,达到高效与安全。其次,慢病管理不应该是封闭的,应与多个第三方完全对接。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慢病管理要做到“四化”:标准化、去中心化、异步化和结构化。管理流程应实现标准化,以整个管理系统和平台为管理的中心而非医生个体,异步化可大幅度降低成本,结构化的数据可以使管理得到真正的提升。

 

翟 屹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副研究员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社区试点回顾与思考

  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6.6%,其中心血管病为第一位死因,占比超过40%。美国在70年代已经实现了心血管死亡率的下降,而我国目前冠心病死亡率仍然呈快速上升趋势。美国胆固醇控制对降低心血管死亡的贡献最大为24%;我国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归因于胆固醇升高。ASCOT-LLA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降脂治疗可带来额外获益,总胆固醇风险、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心脏病发生风险、脑卒中风险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糖尿病患者降脂治疗可减少心血管发病风险37%。
  以上提示心血管病可以预防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综合管理可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但目前我国对血脂管理重视不足。
  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社区试点的目的是探索建立相关管理服务模式、流程、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管理模式,为国家将血脂异常纳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在北京、杭州、深圳开展对6.7 万余人的社区试点血脂异常管理,初步证实了基层机构综合管理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措施可行、效果明显。建议发挥“血压、血糖、血脂”三高统管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控效果,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制定符合国情的基层血脂管理方案和目标,在全国推广。

 

张 弓

加拿大温尼伯卫生局高级研究员
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改变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成为健康管理中心专家正在努力研发的下一代慢病预防和管理模式的出路。他们一致认为,慢病虽应以预防为主,慢病患者也应相应改变其心态,不能陷入患病的焦虑恐惧之中惶惶不可终日,完全可在无特殊症状的情况下正常生活,例如通过积极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处方,全面延缓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发展进程。

  在慢病管理和治疗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保证健康风险的筛查,尤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风险评估分数、体测量评估、身体成分分析、体能测试、运动方案订制、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计划等。而心脏康复、肺部康复、中风患者康复、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以及慢性肾脏病康复构成了慢病康复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五个重要元素。

  健康生活方式是一切慢病防治的基础。北美广泛开展的生活方式医学基础上的新模式-wellness medicine ,更强调心身合一的系统性健康。


集中展示全国范围内慢病管理领域部分典型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

 

孔灵芝 主持人

大会主席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卢立新

北京市西城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企业先行,行业牵头,推广减盐行动

  减盐行动的意义在于预防高血压的成本效益最为显著,控制高血压可以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死亡的增长态势。国内外经验提示:减盐行动的成功需要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企业行动和家庭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西城区在社区中普及减盐知识,推广限盐勺和低钠盐,在此过程发现减盐产品的缺乏是一个突出问题。

  低盐食品的意义在于;能够满足关注减盐的就餐者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减盐氛围,强化减盐意识,促进不关注减盐的就餐者了解减盐;有助于就餐者养成清淡的口味,强化减少食盐使用。

  我们从餐饮企业入手,管理好食盐的用量。在区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选定有60余年历史的北京庆丰包子铺试点,研发低盐产品,从源头减少食盐,将减盐行动落到实处。

 

刘 翀

济南市疾控中心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借力互联网+推动慢病监测工作信息化

  智慧公卫是基于数字疾控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公共卫生全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互联网+公共卫生首先以人为核心。以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利用移动互联网、虚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等技术,与公共卫生各业务管理服务系统集成,重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流程,实现面向公众的即时交互服务模式。

  互联网+公共卫生包括了慢病,互联网+慢病的监测数据又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人的因素,二是健康相关因素。人的因素包含5点:慢病系统导入、医院数据抓取,健康档案提取、健康体检接入、个人数据准入,以此形成较为完善的个人数据。健康相关因素分成两类:健康危害因素、舆情监测。展望互联网+慢病的未来,各种数据要融合到慢病管理中去,慢病管理要融合到健康管理中,疾控的互联网+慢病要开放设计,慢病管理跨界是必须,融合是关键。

 

刘 涛

贵州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

健康体重,健康人生

  贵州省每10个18岁以上成人中就有3人超重、肥胖(24.6%,7.0%)。

  高血压患病率27.8%,糖尿病患病率7%。从今年的数据来看,老百姓对于减肥、减重的需求极大。

  “健康体重、健康人生”主题行动的目的在于:一、提高普通民众对肥胖危害的认识;二、增强对青少年肥胖的关注;三、促进群众掌握减重的科学方法,探索肥胖干预的方法与策略。肥胖干预策略包括:结合当地生活及风俗习惯开展宣传;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群众需求的活动,激发自我健康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中心,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基本点,以传统媒体和新兴技术结合进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基本点。

 

李 威

天津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无烟出租车创建

  《今晚报》报道天津的出租车内吸烟现象十分严重,呼吁公众来支持创建无烟出租车,促使客管办改变态度一起合作无烟出租车的活动。

  无烟出租车的挑战是部分出租车司机健康意识差,没有意识到烟草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奥运会的召开是机遇,天津市更换了一批新的出租车。每年的4月26被定为天津市出租车禁烟日,当天会开展许多创新活动,这也是天津无烟出租车的一大亮点。

  无烟出租车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推动了天津市政府和天津人大颁布实施《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

  无烟出租创建的经验主要有: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媒体建立一个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制定行业禁烟规定,并通过行业自律行为予以落实。

 

郭洪菊

四川省绵阳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

绵阳市口腔公共卫生服务探索与实践

  当前我国对于口腔公共卫生重视程度不足,资源主要投放到疾病的治疗而非预防上,面临以下问题:口腔医师几乎全部集中在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社区基层口腔卫生服务非常薄弱;疾病流行趋势导致现实需求增加,以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口腔防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通过活动来探索疾控机构与口腔专业技术机构相结合,以社区为平台将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口腔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居民的口腔健康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都有较为明显提高,并探索出了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社区居民、构建口腔疾病预防网络、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重点人群适宜预防技术(窝沟封闭防龋、涂氟防龋等)。

 

程旻娜

上海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健康管理科科长

基于社区的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

  项目希望探索适合上海社区环境的高血压管理模式,调整和完善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各个细节 ,提高社区管理的水平,提高血压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区能力建设 ,提高社区医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主要的内容包括:患者危险度评估分层;设立社区保健专员,实施个性化干预;疾病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双向转诊;为期一年的观察评估。

  重点工作是社区保健管理专员的设置、社区工作的模式探索、信息平台建设、患者个体化干预、患者管理、自我管理、医生培训和专家组设立。

  从患者行为改变、临床指标改善、医疗服务的合理应用和成本节约四个维度评估,显示了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医疗卫生费用的节约

 

丁贤彬

重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

发挥家庭主妇的作用创新高血压防治模式

  重庆市居民吸烟率和过度饮酒率较高,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很低,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确立以家庭主妇为切入点,是因为家庭主妇在家庭成员高血压防治中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其对高血压防控知识的获取,可以调整家庭饮食结构和监控家庭成员不良生活行为,以此逐渐提高家庭其他成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主要做法包括:编写家庭主妇干预手册;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提供经费保障;招募家庭主妇,签订承诺书;规范培训,颁发证书;干预前后评估。

  初步摸索出了“家庭主妇-家庭-示范户-社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高血压防治新方法,发挥了家庭健康关键人的作用,是具有成本效果的防治措施。

重点介绍慢病管理方面的适宜技术,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管理实际案例和模式。

 

主持人 孙宁玲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教授

冠心病患者血脂个体化管理策略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临床证据越来越多,强调对适宜人群的血脂应进行长期有效的干预。

  目前我国冠心病降脂治疗后达标率差强人意。降脂管理应考虑三个关键因素:一、东西方人群的平均胆固醇水平不同,中国人群的平均LDL-C水平一般在110mg/dl;二、东西方人群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亚洲人群最大血药浓度大约是西方人群的2倍;三、中国人群易产生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应以中等强度为主,并且应该实现个体化精准化医疗。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我国3/4患者的LDL-C达标。坚持中等强度、联合、长期用药的用药原则,既适合我国多数血脂异常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也可降低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费用。

 

王 文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高血压防治的进步与研究亮点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从1959年的5.1%到2012年增加至25.2%。2012年与2002年比,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增加 50%以上。2012年国家心血管中心在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多半省市高血压治疗率超过50%,控制率达17%。由此可见,高血压防治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治疗和控制率的提高,还表现为高血压的相关并发症,尤其是病死率的下降。

  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改善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美国SPRINT研究结果显示:强化降压目标(收缩压降至120mmHg)与传统降压目标(收缩压降至140mmHg)相比,可使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30%,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5%。

 

杨文英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糖尿病大型临床研究历史沿革和启示

  糖尿病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上升,多项指南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CV)风险,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CV安全性已成为评价糖尿病药物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负担,包括心血管死亡,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

  罗格列酮风波引发对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关注,大量关于降糖药物的临床实验提示:在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目标和方案之后,降糖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也影响用药方案的选择;低血糖、体重增加、血压升高等均为心衰或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

  某些糖尿病患者如老年人群通常病程较长,大多具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病变,并且在降糖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对于这类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史旭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现状与展望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对慢病患者来说,其中将近一半人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就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之内,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我们要面临的主要疾病。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最根本的因素,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基石。调脂治疗应设置目标值,治疗目标人群的划分应符合中国情况。他汀是降低LDL-C达标的首选调脂药物,应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剂量为导向。生活方式改变是ASCVD防治的基础性措施。

 

韩海军

四川大学教育学硕士/医学博士

垂直律动训练辅助治疗常见代谢性疾病
的效果观察

  全身垂直律动训练是近20年才出现的一种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主要应用在骨质疏松症、肥胖、糖尿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康复中。全身垂直律动在竞技领域为运动员提供了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对于普通人群垂直律动训练可以强身健体,预防或者改善某些身体疾病。律动运动意义在于:为慢性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措施,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一项为期6个月的干预实验表明,垂直律动训练的主要作用为:一、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运动方式一起使用,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改善心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特别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心跳,提升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三、降低体重、BMI、身体脂肪率、腰围,改善肥胖状况。

 

李 辉

宁波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所长

宁波慢病“1+X”管理模式实践

  宁波市的老龄化问题非常严峻,慢病存在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居民的危害日益加重,未来10-20年慢性病形势将更加严峻。

  对此,宁波市采取慢性病“1+X”医防整合的做法,多举措并举,全面推进慢病工作。具体如下:一、加大政府重视,实现慢病防控市县联动;二、深化医防整合,实现慢病防治网络重构;三、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基础;四、优化信息协同,实现市县数据互联互通;五、强化示范引领,实现全市齐头并进格局;六、拓展健康载体,实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思考与体会: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是慢性病防控的根本,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县两级平台)是慢性病防控的基础,医防整合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分享社会组织在慢病健康教育领域的经典实践案例,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模式、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以及不同组织资源合作和伙伴关系达成。

 

主持人 黄真平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

 

王克安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的社会责任和健康教育合作模式

  这几年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治理方面不断地发挥作用。

  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为例,其在政策的倡导、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控烟方面工作:2007至今一共提出100多项控烟建议;连续7年发布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在22个城市开展无烟城市项目、覆盖1.875亿人口,目前全国18城市控烟立法,覆盖人口1.5亿,9个城市出台了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工作:开展媒体倡导,呼吁重视道路伤害对社会家庭带来的影响;宣传行人安全,宣传道路交通安全。

  当前,政策为健康管理组织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健康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民间组织、机构和个人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服务机构)一定会不断壮大,并形成良性循环,而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黄浩明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慈善法与社会组织管理及发展

  慈善法的核心是慈善组织。从社会价值来看,慈善组织应该倡导利他主义,但利他主义并不是不利己。

  慈善组织的社会地位在于: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和美德;三是互助和包容。

  慈善组织的规范与管理有三个突破:一、可以直接登记;二、变年检制度与报送制度;三、建立行业协会。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发展的生命线。慈善组织内生动力源于团队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外部支持和监督体系建立,实现政府与慈善组织体制方面分开。

 

孔德福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解读

  我们国家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或者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的建立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9月30号公布了国办发96号文件,这项制度建立的背景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提高公共服务全球化的浪潮倡导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第二个是地方实践从下到上的推动;第三个是从小到大的中央决策。

  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政策内容包括:购买主体(广义的政府),承接主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购买内容(公共服务),购买资金,购买机制(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适应政府采购法),监督管理等(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价)。

  中央相关部委连续发了多个政策性文件进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构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不断推进,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社会组织要坚持非 营利性的社会宗旨和社会价值,提高公信力和服务能力,实现民主办会,适应市场机制。

 

张建枢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

健康领域公益项目案例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慢性病的控制措施里面唯一可以人为干预的就是控烟,控烟是慢性病特别好的抓手。

  2015年北京市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社会组织、政府、监督执法部门等各个单位都付出了极大努力。

  北京控烟的特点在于:一是室内百分之百无烟;二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无例外原则;三是四方责任 —— 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其中最主要的是单位负责。

 

李英华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主任研究员

改变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项目

  糖尿病健康教育项目关键针对五类目标人群,即普通公众、患者、医务人员、媒体记者、政策决策者。

  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工作:一、公众和患者糖尿病需求评估;二、核心信息的研制工作;三、制作一系列健康材料;四、一系列健康传播活动;五、基层医生培训;六、决策者倡导工作。

  成果如下: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形成了一套包括需求评估、标准化培训教材、传播材料、技术指南和实践案例在内的资源库和工具包;打造了一个以国家级专业机构主导、权威专家支持、各级健康教育机构为支撑、三甲医院做示范、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黄真平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

 

  社会组织伙伴关系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上社会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二是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是要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三是社会组织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媒体的宣传和倡导,需要公众的参与,实现社会和谐共治和共享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我们都可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

     
 

王克安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组织运作需要经费,国家将来做购买服务,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组织的运营成本因素,应该有相关的规定和规范予以保障。

     
 

孔德福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我们正在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体系的建设,2014年,与财政部联合发了一个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民政部门希望推动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门则更注重于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今年我们还会跟财政部联合出一个文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张 楠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社区医生通常面临着工作任务负担重,理念和意识欠缺,在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方式方法不到位等问题。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对于促进医生理念,提升策划宣传等技能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弥补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短板。

     
 

张建枢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

 

  通常我们争取政府购买的资金支持有几个途径,一是根据网上定期公示有针对性地申请;二是通过相关部门申报科研;还有部分是通过绿色通道、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伙伴组织的资源共享等等。

     
 

张国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健康讲座是推进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结合社会媒体资源的力量,极大地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专家资源的价值。

就移动互联网时代慢病管理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慢病管理机构和个人一些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展开分享和探讨。

 

主持人 王海永

北京市体检中心健康管理科科长

 

胥 江

四川省成市都青羊区疾控中心主任

健康转盘APP的推广

  青羊健康转盘自2010年推出,到目前为止已更新研发27种。

  健康转盘秉承“分人群,‘发快递’,全覆盖”的推广思路,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不仅看得见,还用得着,变着花样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

  针对目前健康干预工作偏重于社区及老年人群,而职场人群缺乏有效渠道进行健康干预的现状,青羊区紧跟时尚,依托“互联网+”,将健康转盘开发成多款手机APP,方便职场人群在手机上使用,扩大健康转盘使用范围,探索基层“全人群干预”新路径。

  除了APP推广,线上还充分运用H5页面、微信、微博、博客等途径,线下则主要借助领导推荐和会议、市场、社区、学校等渠道进行推广,以实现全人群干预。

 

张 冰

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健康领域公益项目案例

   健康管理是致病因素管理,与慢病管理一样,需要一个管理平台,即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清华大学健康中心的亚健康管理从食物、运动处方、生活方式和修复技术几方面开展,从数字化,从检测到网络平台,到干预处方全过程,八大系统只需要5分38秒,248项指标全覆盖,一站式、不用出血、不用验尿,这些工作在医院需要三天时间 。

  我们还实现了医院、疗养院、社区、体验中心、康复中心和体育中心六大数据库实现了全面贯通。

 

李星明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多部门合作机制研究

  针对慢病管理的风险因素而言,慢病管理不单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社会活动,是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对慢病管理的环节,以健康理念为指导,可以分七个环节:健康体验、健康档案的建立及评估、健康教育和干预、重症患者的转诊服务、康复服务、心理干预和用药的咨询服务。

  慢病管理社区多部门合作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慢性病部门合作现状的测量工具。

  慢性病多部门合作机制实现、合作形式、内容和满意度存在地区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因缺少横向合作机制,致使合作效果较差,而西部和中部地区较好,提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黄 华

北京瑰柏科技有限公司

构建“立体复合式”区域居民健康管理新模式

  生活方式是慢病管理的大问题,是决定我们健康与否的主要因素。通过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执行行为干预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很好地帮助我们改善身体指标,而简单易行的行为干预效果更佳。

  居民健康管理体系分为服务体系、组织管理、技术手段、数据逻辑四部分内容。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作为硬件服务于健康管理;前端的APP应用和行为作为软件,实现以区域化居民电子档案的互联互通。而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APP的应用,实际上纠正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周少春

中山大学医学院心脏辅助循环中心

探索无创心脑血管功能评估和预警智能终端的建立和应用

  心脑血管功能障碍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通过采集影响心脑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评估这些障碍的程度,并给予预警信号、干预手段,这是基于互联网+健康的模式,进行评估、预警、干预,再评估、预警、干预,以达到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的目的。

 

王维民

解放军 301医院副主任医师

慢病运动干预适宜技术

  运动干预就是运动治疗,是慢病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措施 。慢病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健康素养的问题,即健康理念、健康意识的问题,端正健康意识和理念是做好慢病管理的前提。

  慢阻肺、心脏康复等需要很好的运动康复指导。运动强度,频率不足与不恰当的运动方式都不能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因此需要医生科学合理的运动指导。应在排除病人运动禁忌,并给予合理的运动处方,包括:频率,强度,时间,方式等。

  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运动干预在慢病管理里面能够真正做成闭环,能够落地的技术和服务模式。

 

聂 聪

中国科学院心理医学博士

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在心脏康复的应用

  精准医学框架下,我们的健康风险评估走向了靶向评估技术,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精准医学的框架,不是只有基因才能做,健康管理同样可以做。

  靶向治疗的前提是健康风险靶向评估。慢病管理从风险评估走向靶向风险评估经历了四层: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评估,体验信息的风险和慢病的风险评估。慢病的风险评估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危险分层,第二是模型预测。

  我们展望健康风险靶向评估在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五大处方的结合的应用,正在研究将它做成软件或者系统管理平台。

 

谢朝辉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医师

互联网+趋势下健康体检数据整合与应用

  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的区别在于,健康管理是一个创新性、集合性的科学,需要临床医生预防医学医生和流行病学健康统计,集成创新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健康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健康管理信息化的变革,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逐步转变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的情境下,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工具,应用的视野更加广阔。

  病人希望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分析精准数据,并给出具体指导,得到个性化干预。

  在职人员比普通人群更易接受健康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健康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方便管理在职人员的健康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汇聚运动、营养、临床、中医骨科等领域的权威专家,面对面为公众开出健康生活处方。

 

主持人 庄 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养生大讲堂》主持人

 

赵之心

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

运动与健康

  “管住嘴,迈开腿” 日常锻炼预防慢病方法很重要

  每天把眼睛努力睁大,走路的时候就可以把血液推上来。预防颈椎问题,走路要飞着走。“管住嘴,迈开腿,”是有效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之一,糖尿病患者日常可以在家练练扎马步,锻炼膝关节,使其富有弹性。

 

杨文英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如何与糖尿病和谐共处

  糖尿病血糖控制6.0mmo1/L是底线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糖尿病血糖控制6.0mmol/L是底线。根据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0%,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血糖小于10.0mmol/L。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尽量小于7.5,因为过低的血糖容易对神经发育造成影响,因此,要比成人稍微高出0.5% 。成人糖尿病患者也并非将血糖降到越低越好,6.0mmol/L是个底线,过低容易引发低血糖。

 

何 丽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教授

“三高人群”的营养调理

  十个拳头原则

  预防慢病,要坚持膳食平衡,保持好心态。每人每日吃的食物应是自己十个拳头大小的量。按一个拳头150克来计算,每人每日肉食含量为150克,主食300克(即两个拳头大小),剩下的量为蔬菜水果。木耳菌菇应天天有,肉禽鱼蛋要适量,正常人群每日需饮250-300毫克牛奶,或者食用等量的豆制品,少油少盐少糖,每日至少喝水1500-1700ml。

 

葛凤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

中老年人骨骼保健

  科学运动防止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病在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适量,讲究方法。对于火爆公园的“拍打健身”,拍打本身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增加血液循环,临床上还用拍打辅助治疗高血压,但拍打要注意科学的方式方法。颈椎病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需要引起重视。它不仅会引起头晕,视力障碍,甚至会造成高血压。平时注意做好预防,如低头时间长了,要抬头活动活动;走路时尽量使脖子挺拔一点;睡觉时的枕头不要装得特别鼓,应调到最舒适的程度;平时多做些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等。

   

 

支持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中国呼吸疾病联盟
 
主办单位: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慢病管理网
   
合作媒体:
 
   

 

合作企业:

                 
                 
                 
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