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峰:

 

慢病管理领域群雄相聚的年度盛会

 

大会开幕主持人、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

  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指导,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支持,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联合主办,由中国慢病管理网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新规划 新实践 新技术助力慢病管理”,随后介绍了出席本届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对各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最后,预祝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圆满成功。

  莅临本届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分别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本届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刘力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内科主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洪伟;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杨维中;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

 

孔灵芝:

秉承创新与实用原则,打造慢病管理年度交流平台

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2000年起,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五届,大会紧紧围绕国家慢性病防治的策略和工作部署,就慢病防治和管理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拓宽工作领域和方法,凝聚共识,受到参会者的好评。大会参会人数不断增加,参会代表领域不断扩展,已经成为我国慢病管理领域重要的年度交流平台。

  今年是《中国慢病性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次大会确定以“新规划 新实践 新技术助力慢病管理”为主题,分享慢病管理优秀实践,推广慢病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探求我国慢病管理的发展方向。

  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将始终秉承“创新与实用”的原则,紧跟国家政策,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实际,为大家搭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

 

王陇德:

搭建平台,深密合作系慢病防治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6.6%,导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其中,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国民主要死因,大约占到总死亡的73%。同时,重大慢病高发也是影响国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慢性病已经开始侵袭四、五十岁中年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环境、遗传等诸多因素,这些多种类、多层次的病因给防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慢性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开展防控工作,并且要实现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有机整合。

  搭建平台,促进医疗卫生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必由之路。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正是推进实现这种融合的一个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大会期间、大会过后,各相关领域专家之间仍继续深入讨论,各相关机构之间能够广泛交流,共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多部门合作、开展慢病防治的工作格局,以开创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王斌:

慢病防控工作主要抓四个重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局副局长

  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早防、早诊、早治。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健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团结协作的工作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具体来讲,目前我们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提高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要动员各级政府将加强慢性病防治,促进全民健康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新常态的重要手段;二是坚持部门协作,相关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食品安全、健康、营养改善等各个方面采取联合行动,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三是坚持动员社会,慢性病防控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我们要与媒体建立长期的沟通渠道,提供多元化健康服务产品;四是要坚持全民参与,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慢性病防控提供社会支持环境。

 

王克安:

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凸显创新精神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次大会主题是“新规划 新实践 新技术助力慢病管理”,又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制定之际,所以,是一次承上启下的会议。

  本次大会提供了慢病管理实践经验的展示、交流和分享,强调新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巅峰对决环节讨论了在慢病管理中的互联网应用。高端访谈环节安排了专家和行政部门管理者现场对话,百姓专家面对面环节将讨论运动、营养、健康生活,包括雾霾等热点问题。大会还举办了“健康是福——我的慢病管理故事”征文颁奖环节,对300多篇征文评选出的获奖者进行颁奖。

  本届大会还设有由健康报和大会主办方之一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媒体时代下的控烟与健康传播”分会场,并在现场为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控烟获奖作品颁奖。

 

杨维中:

政策与发展助力慢病管理

环节主持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慢性病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联合各种防控力量,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在国家深化医改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做好当下及将来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设置了《政策与发展》环节,分别邀请了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社区卫生处相关领导做关于慢性病防控工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及发展的报告。

 

吴良有:

慢性病防治规划周期扩展至十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

  实现健康红利是我们发展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新常态的重要手段。在这样宏观背景下,我们要按照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和相关国家部门的规划,对慢病进行综合防控,打好国民健康保卫战。

  考虑到慢性病防治的长期性,我们要把今年规划制定周期由五年扩展到十年,今年要制定到2025年的长期规划。规划的出发点还是“防”字,对慢病的要求就是防,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坚持综合防控策略。我们已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等单位开展前期战略研究,提交专题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

  新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化了改革精神,准确地把握全面健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提供模式,不能以病为中心,这是我们作为十年规划所应该具有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石琦:

打造健康促进品牌项目,共同应对慢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

  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工作是为慢性病防治服务的,我们与整个慢性病防治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为了防控慢性病对国民健康危害的目标而出发。

   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是一个品牌活动,目的是利用健康中国行活动平台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探索新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包括社会、政府共同动员,以及如何发挥我们各界社会的力量,包括新媒体的力量,如何打造面向大众健康促进工作的品牌项目。

  无烟生活是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所倡导的,6月1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开始生效,在前期宣传动员基础上,目前正在大力的开展执法检查和巡查。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病的基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调节、增强和改善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慢病管理离不开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良好的运动习惯。

 

代金刚: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

  2015年6月9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特约专家代金刚领衔,带领与会领导、嘉宾、代表一起完成一套健身操——八段锦,现场传递了将中国传统运动实施于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运动健身理念,对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现场视频

 

 

 

主持人:

孔灵芝

大会主席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杨洪伟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本届大会“超级访谈”环节汇聚了医疗卫生、疾病防控、知名媒体、食品营养等不同领域的重要领导和大腕专家,共同回顾从建国初期“赤脚医生”到医学技术“爆发式发展”时期的慢病管理历程,梳理慢病防治工作的过往成绩和经验,展望未来的慢病管理蓝图。

 

刘力生: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成为生活主要问题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实际上1958年、1960年的时候,我们前辈们已经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的发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将逐步成为我们的主要问题。那时候提倡中西医结合,利用中西医结合办法解决高血压问题是很好的措施,那也是一个创举。

  1960年,我们已经注意到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注意到病人教育问题。另外,我们国家有三级医疗体制网络,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的。

 

胡大一 :

慢病管理模式缺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著名心血管专家

  我认为慢病管理缺乏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目前医疗机构和广大医生的作用,使他们投入到慢病预防,弥合裂痕。需要把慢病预防和控制、康复纳入目前医疗机构服务项目,要融入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当中,这需要机制上、模式上、策略上努力。

  面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高危位人群,一定要做好全程管理,组建轻资产、软实力、服务型的管理服务团队,形成整体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和人类健康提供全程管理和服务方案。

 

王辰 :

体系建设是慢病管理的根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在慢病管理上,我们是最有能力、最有条件建体系的。在卫计委领导亲自督促和推动下,国家把医生规范化培训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体系,是国家制度。在慢病方面,体系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齐国华 :

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推动全面健康

长春市卫生局局长

  这几年国家对慢病防治工作的推动力度非常大,把基层变成慢病防治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了基层卫生组织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

  长春市启动了一项由政府主导、以慢病防治为主要内容、触及全面健康的政府行动,叫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主旨是解决居民自己不能解决的健康问题,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从而推动全面健康。

 

马岩 :

慢病管理要紧紧围绕着患者的利益开展

全科医生代表

  中国慢病管理现在还不成熟,我有一个理念,就是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患者的利益开展医患工作。你要先评判他的需求和利益诉求,根据利益诉求进行沟通,要说得他心动和有行动。

  第一,全科医生要认认真真的学习专业知识,一定要做行为的干预者,把改变居民行为作为考核全科医生的最终目标。第二,全科医生要把能跟患者说的,尽量说到位,做好充分沟通。第三,全科医生不能偷懒。要全力以赴,把为患者服务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

 

贾梅 :

要让百姓真正懂得膳食平衡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著名营养专家、雀巢大中华区营养健康总监

  病从口入,要管住嘴、迈开腿,做到膳食平衡,这对预防慢病非常重要。怎样做到膳食平衡呢?要让老百姓科学地掌握食物的营养含量,能读懂营养标签。基层卫生工作者是这方面最佳的传播者,他们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关于健康营养的饮食知识传播出去。

  而我们的营养专家要告诉百姓要吃对的食品,给予科学的指导,“把知识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才能对控制慢病或者预防慢病起到很重要的关键作用。”

 

樊功臣 :

倡导科普性,服务于健康行业发展

搜狐网副总裁

  搜狐健康去年有一个很大变化,以前报道医疗界很多重大新闻、重大事件,但从去年开始,改成科普性。我们要服务于健康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搜狐作为一个大众媒体,要服务于普通读者和网民,告诉读者和网民怎样自己预防和避免慢病。

 

盛严慈 :

故事征集颁奖典礼致辞

默沙东制药 总监

  默沙东是全球制药行业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二十多年,在此期间见证了中国医疗行业飞速发展。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公众需要更多创新优质的慢病治疗药品和产品,这也是默沙东在中国的重要使命。

  我们秉承着“根植中国、造福中国”的宗旨,二十多年来,始终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早在1989年,默沙东就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中国政府,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去。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制药企业,默沙东与中国政府、医院、医疗机构开展了相关合作,倡导学术沟通,积极的支持医务工作者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从2006年开始,默沙东与中国医师协会启动全国社区医务工作者培训,2015年,默沙东会将继续教育活动扩展到全国30省(市区)的县市级医院以及医疗机构。

更多文章 》》》

廖新波:

主持人/The host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赵红:

主持人/The host

健康界创始人

  真心希望移动医疗能够为我们的慢病管理做出贡献。通过互联网的功能,结合医疗服务的功能,为更多的群众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相信移动医疗的春天终有一天会到来的,而且不是一花独方,而是百花齐放。虽然百花齐放的时间说不好,或许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还可能遇到很多陷井,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眼下,移动医疗算是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正反双方辩手都是医疗或移动医疗产业实践者、推荐者。白剑峰老师把正方、反方用“融合和重构”两个词团结起来,这也是本次辩论的根本目的。无论是想颠覆的,还是准备被颠覆的,和不想被颠覆的,大家均在开放的语境下讨论问题,体现了本次辩论环节的最大意义。

移动医疗技术环境还不成熟,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尚可  
 
  移动医疗技术环境已经成熟,可以开展线上问诊,线下诊疗服务

阴忆青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刘谦

医疗媒体

  套用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话,如果今天还如火如荼讨论移动医疗,那还不是春天,哪天不说移动两个字了,就说医疗,那才是真正的春天。在慢病管理上,移动技术具有一些创新的机会,作为中间的连接器,使得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的连接起来,能把各种细化的医疗资源组织起来,再以它为中心来做合理发展。

 

  医生需要有更好的帮手,能够解放医生,能够有更好的收入,患者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更低的费用。移动医疗一定会给医院、医生和患者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你可以说那是重构,或者融合,或者是颠覆。

李天天

丁香园创始人

 

顾斌

汇马医疗创始人

  移动医疗的春天究竟到来没有?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技术、资本和市场三个角度来讲,已经不是春天了,已经是炎炎夏日。从体系、制度、规范角度来讲,我看到的是一片迷茫、凛凛寒冬,我的问题是春天在哪里?

 

  为了健康这个主题,为了以病人为中心这个主题,移动健康医疗有很大作为的地方。希望在座每一位能从慢病管理角度去关注移动健康医疗:因为有太多的空间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慢病控制的质量。

余可谊

北京协和医院副教授

 

冯南海

中国医疗康复协会智慧社区专委会主任

  我自己做医生,在网络咨询时也遇到很多困惑。面对患者的咨询,有时候很难科学明确地做出回答,因为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虽然能利用移动健康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问题。

 

  做移动医疗,监测设备能让患者从小关爱自己身体指标,让他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进行行为干预,对他的生活方式做合理的安排。我觉得移动医疗不是去治疗,而是为了预防。我觉得我们的春天一定会来。

【辩题内容】

1、移动医疗是作为现有医疗手段的辅助还是可以颠覆医疗?
反方观点:移动医疗是辅助   正方观点:移动医疗可以颠覆传统医疗
2、网络“轻问诊”有没有前途?
反方观点:没有前途   正方观点:有前途
3、移动医疗做慢病管理是馅饼还是陷阱?
反方观点:移动医疗做慢病管理是一个陷阱   正方观点:移动医疗做慢病管理是块馅饼

白剑峰:

特邀点评嘉宾/Guest comments on guest

人民日报评论员

 

  过去传统观念,以医生为中心,不是以患者为中心,移动医疗看到的恰恰是用户的需求、患者的痛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颠覆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落后的思维模式是有积极意义的。移动医疗究竟能不能颠覆我们整个医疗体系还是个问号,我更愿意用“重构医疗”这个词,或者叫“融合”,因为移动医疗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一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变化,尤其是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传统医疗所希望看到的,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最后殊途同归,大家都会走到一起去。

  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经验及案例”报告环节,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处长吴静主持。来自山东、河北、四川、湖北的四位领导和专家给代表们分享了他们经验及心得。

陶茂萱:

主持人/The host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心理干预,是促进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健康指导员”很有意义,体现了慢病防治的理念,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让大家认识到慢病防控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情,也是广大市民的事情。山东等地的做法都很不错,把健康教育的作用很好地灌输到慢病管理当中,值得向大家推广。

吴静:

主持人/The host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处长

  好的榜样和做法,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四个地区的经验与案例,在慢病领域都是比较经典的。

  总结一下下午辩论环节和经验与案例分享环节:辩论诚可贵,实践价更高,若为健康故,两者不可抛。

 

郭晓雷:

山东省省部合作减盐防控高血压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所长

 

  汇报的项目是“山东省政府-原卫生部 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及效果”,是201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卫生部签署的合作协议项目。

  倡导领导组织建设,多部门合作,推动家庭、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业落实减盐防控高血压行动。项目启示:1、政府主导是根本保障。2、多部门合作是基础。

  3、社会氛围营造是干预保障。4、社会团体是重要力量。5、政策实施需要长效机制。6、监测评价是科学保障。7、重点人群干预是突破点:血压偏高人群、中小学生、厨师、家庭妇女等。

 

李志宏:

充分发挥出健康指导员的作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卫计委主任

  石家庄市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9.1%,糖尿病患病率11.4%,血脂异常33.4%,居民肥胖并为18.7%,男性居民吸烟率为41.3%,饮酒率46.7%,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仅为16.3%。

  面对如此大量的目标人群和干预任务,石家庄利用计生服务网络优势,在全市全面启动万名健康指导员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行动,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职责明确,从人员的招募、业务培训、登记认证到考核评估一整套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了工作的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建立健康指导员师资培训基地10个,建成1150人的健康教育讲师团,社区健康管理小组达到1281个,干预试点社区居民健康行为明显提高,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的肯定和广泛的好评。

 

胥江:

青羊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特色与创新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2010年7月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会在青羊区召开,青羊区设计了健康专栏,获得了创新奖,这是基层在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索。2011年,青羊区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原卫生部验收的国家级慢病示范区。2014年8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

  成都市青羊区的全民健康生活促进模式:以社区为平台,以七大健康为抓手,以政府的投入为支撑。通过健康大使、健康顺口溜、健康工具、健康操,健康比赛、健康一条街、健康创意公园等七大健康操作方式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宣教效果和到达率。

 

张庆军:

黄陂区健康管理模式探索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管理所所长

  黄陂区委、区政府将健康管理作为医改的重要抓手,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建立了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健康管理联合体,建立完善基层首治、双向转诊机制,将职工健康管理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城乡社区将居民健康管理纳入目标任务,形成了单位和社区健康管理的长效机制。

  目前,黄陂区已确立健康工作达到“资源投入重心下沉,医疗卫生服务关口前移”的目标,将医疗卫生工作从以治疗为中心,引导和调整到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中心,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逐步倾斜到基层和农村,调整和整合现有医疗技术、人力资源和政府投入结构,为医改下阶段重点任务探明改革方向,争创“成本最低、效益最优、群众口碑最好的健康服务”。

  本届大会第一天的会议内容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深度与分享,由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王文志和国家癌症中心教授陈万青主持,来自国家卫计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邯郸市卫生局、新疆卫计委等4位领导和专家,解读慢病防控最新政策导向,深度剖析慢病防控实践策略,分享多年来积累的慢病管理宝贵经验。

王文志:

主持人/The host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

  从新疆经验来看,慢病管理的因地制宜特点非常突出。由此得出一个经验:中国慢病防治不要和美国一样,新疆也不可能和北京、上海一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慢病管理方案。

  医疗保险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中国13亿人可以人人医保,这是大势所趋,怎么把国家税收公平利用到每个人身上,使更多人享受公平的待遇,需要直探索下去。

陈万青:

主持人/The host

国家癌症中心教授

  云血压技术的新进展,能较好地解决高血压的预防问题,探索适宜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低人力资源投入的高品质服务。

  邯郸模式“健康小屋”,让我们耳目一新。不但解决自我的健康管理问题,还可以享受到大专家上门服务的待遇。

 

顾雪非:

医疗保险、移动互联网与慢病管理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

  对于慢病防控而言,我国医保制度存在以下不足:医保资金支付的主要是医院服务,而非疾病防控;缺乏合理的付费机制,以支持慢病防控体系高效协作,作为付费方的医保,没有利用经济杠杆激励医患双方积极参与慢病管理。

  “医保 + 移动互联网 + 慢病管理”:三者融合是大势所趋,仅有商业健康保险参与是不够的,社会医疗保险也应积极探索,需要发挥慢病防控体系的协同性。

 

陈伟伟:

云血压测量评估二代系统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

  现在普遍暴露的人群就是高血压人群,尤其是高血压的预防问题,探索适宜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低人力资源投入的高品质服务。

  “云血压”是国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新工具,开发的技术主要依托健康血压维护系统,开发了健康教育短信平台,把文化素养高、职业素养高的人群组织起来。心血管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第一,人人知晓健康风险解决方案;第二,人人知晓血压解决方案;第三,真实稳定血压值解决方案;第四,高血压心血管危险警示解决方案。

 

周海平:

邯郸模式“健康小屋”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局局长

  邯郸健康小屋的建设理念:第一,医生要当防病的主力军;第二,好医生必须下基层;第三,名医要到民间。

  健康小屋任务有两项:一是开设健康讲堂,把讲堂作为病房,提升公民健康素养,起到病房的作用;二是打造健康厨房,把厨房变为药房,把住疾病入口,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健康小屋的原则:一、普惠性。二是规范性。三是专业性。四是公益性。

  健康小屋的定位: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不要依靠小屋治病,是防病,是健康教育的平台;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

 

黄鑫淼:

新疆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

新疆自治区卫计委疾控处副处长

  为了加强新疆慢性病防治工作,减少慢性病高血压的危害,自治区政府层面牵头,在评估当前疾病管理现状基础上,选择几个区域做新疆以高血压为主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试点。

  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用于偏远、欠发达地区的疾病管理体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政府三级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分层级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第二,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病规范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病防治能力,探索制定适合基层高血压慢性病治疗规范和干预适宜技术。

       6月10日上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临虹主持的“中国慢病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分享”论坛上,吴寿岭、包玉倩、孔永梅、黄松林、刘运杰、杜昕等专家带来精彩案例与大家分享。

 

王临虹:

主持人/The hos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慢性管理最佳研究专题项目收集了很多在慢性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实用技术,包括慢性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病的实践案例,通过宣传和推广,能为慢病管理的一线工作者提供有关的经验,提升慢病防控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吴寿岭:

开滦煤矿的高血压管理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院长

  开滦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参加了吴英凯教授组织的高血压研究,90年代参加了刘力生教授组织的高血压研究。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开滦研究,是以职业人群为主要对象、以慢性病干预特别是高血压干预为主的研究。

  具体高血压的管理方法包括宣传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行政干预和定期随访等。随访医生定期到所管辖单位向职工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

 

包玉倩:

曲线幅度检测血糖,全程管理糖尿病患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

  鉴于糖尿病的防治严峻形势,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对糖尿病管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建立规章制度,强化管理,追求同质化管理,并制定了糖尿病管理手册;其次,对患者的病因诊断、病理生理功能评估、慢性病并发症诊断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指标方案,有针对性地为糖尿病眼病、足病、肾病以及膳食营养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第三,血糖监测系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简明的血糖曲线分析图,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患者降糖的医疗服务内容,并于2014年12月进入上海健康云健康管理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监控管理。

 

孔永梅:

山西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模式可解决5大问题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校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治疗体系。

  山西省心脏康复模式可以解决5个问题:第一,心脏康复可以推动慢病管理中的规范化、精准化。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同时也是慢病管理非常有效、全面的适宜技术;第二,心脏康复还可以用于医疗模式向防治康复的转化过程中;第三,心脏康复是非常提倡以患者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第四,心脏康复加快建立节俭型医疗模式,这是非常有成本效益创新的机制;第五,可以借助目前最火热的“互联网+”模式,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心血管病防治联盟来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黄松林:

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慢病管理过程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在慢病管理过程中,小榄镇经历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慢病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加强宣传,提高对慢病的重视程度和慢病管理网络建设为重点;第二个阶段是粗放型的慢病管理,是以提高病人管理人数和管理力度为重点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质量的阶段。目前来说,小榄镇已经保质保量度过了第二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初始阶段。

 

刘运杰:

以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为核心开展慢病管理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于2012年就成为朝阳区医疗联盟主要成员单位之一的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呼吸疾病的管理如下:第一,对六里屯社区20岁以上的居民3万人进行筛查;第二,在社区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专题健康教育大课堂;第三,开展院内医务人员呼吸系统疾病的专题继续教育培训;第四,设计开发慢阻肺管理软件;第五,通过呼吸系统疾病的筛查与管理,促进了中心对呼吸性疾病检查、诊断、治疗的软硬件建设;第六,责任落实到人,实施全过程跟踪,实现连续管理; 第七,建立回访机制,回访慢病患者,提升服务质量。

 

杜昕:

成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

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

  调查显示,我国在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各方面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通过血脂管理和慢性病管理项目的实施,达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吸引社区居民和病人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管理。干预措施主要为: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血管病管理质量的定期测评和反馈;第二,根据测评的结果建立激励机制,发奖金;第三,建立心血管一体化管理的临床路径,包括糖尿病病人如何管理血压和血脂,高血压病人如何筛查血糖和血脂异常情况;第四,决策支持系统,是电子化的,看病到全科医生的汇总系统里面进行决策支持。

  为汇聚所有慢病防控智慧和力量,全面系统反映我国慢病事业状况,继续积极推动我国慢病管理工作,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组委会在默沙东中国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健康是福—我的慢病管理故事”征集活动,并开设“从血脂、血压谈慢病综合管理”分论坛,发出“应对慢病,我们在行动”的号召,打造出慢病管理工作者全力以赴、完满实现“十二五规划”、打造“健康中国”的积极向上形象。

 

胡大一:

主持人/The host

吴兆苏:

主持人/The host

  本论坛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胡大一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主持。王文、孙艺红、蒋立新等6位专家做了有关方面内容的分享。

 

王文:

加强高血压防治的基层管理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高血压系中国心脑血管发病率第一个危险因素,71%的脑中风死亡和53%心肌梗死的死亡系高血压造成的,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350万人,60%是跟高血压有关系的。为了防治高血压,从2005年开始,在卫生部领导下,高血压开始在全国进行规范化管理。

  王文教授从高血压防治现状与策略的角度来做阐述:1、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发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切入点; 3、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取得一定的经验; 4、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更适合社区高血压防治;  5、加强高血压基层规范管理与治疗; 6、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区落实是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

 

孙艺红:

解读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教授

  面对高血压指南、血脂治疗指南的不断更新,咱们该如何来学习呢?孙艺红教授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指南变化,找出了指南更新以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制定了适合中国人学习的管理策略:

  第一,在CCP指南当中,我们仍然强调对于这一条指南的目标值;第二点,关于病人的危险性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实际上最后取决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强度和积极治疗;第三,他汀治疗具有两面性;第四,最新的推荐和建议要具备安全性。

 

王增武: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教授

  经过研究随访36例病例得出一个结论:心率的增高对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肌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乃至恢复是不利的,随着心率的增加,危险因素也在增加。

  心率控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如何呢?首先,心率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把心率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那么血压快速愈合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次,多项研究证明,心率与心血管病具有相关性,心率低,风险性也相应降低;第三,心率与β受体阻滞剂关联紧密,其频率影响着多种慢性病的发展程度。

 

蒋立新:

构建慢病项目管理体系,夯实循证决策、

寻找防控基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主任助理

  小投入就可取得大效应。慢病防控的成本投入,若很好地贯彻到关口前移的点子上,进行中早期筛查,可达到这个效果。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进行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干预试点项目”,是一个国家卫计委指导,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独立负责的项目。

  首先,完成包括整个项目数据采集内容、管理体系等设计;接着,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对流程、培训等项内容进行统一;第三,为保证高危对象筛查质量,国家中心还对关键设备做了统一采购,即电子血压计、快速检测仪、血脂检测、超声心电等设备,尤其是血脂检测,均经过了美国FDA和CFDA验证。

 

白赟:

找出胆固醇治疗的关键点

北京王府医院 教授

  病人的依从性,病人的知晓率以及病人的心理因素,这些都是治疗胆固醇的关键点。

  比如血管硬化可通过心慌气短、焦虑等外征来传递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还有中医上对冠心病的诊断分为心梗和心痛,而西医则是脑出血或缺血性中风。还有,生活压力也会对血脂产生影响,导致体内胆固醇的异常,需要借助血脂检测的手段来确诊。另外,控制胆固醇的目标要因人而异,科学地运用调节型降脂药物,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来防治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

 

马岩:

培养优秀全科医生助力慢病管理

北京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医师

  只有基层医疗服务好了,让群众真正的看病不难,医改才算是成功的。在基层,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生,将极大地促进慢性病的管理。

  优秀的人才,能把有效的干预方法传递给老百姓,让患者明白常见病症状的差别,比如胸痛和胸闷的关系,引导百姓科学就医。优秀人才怎么来?培训很关键。在培训过程中,强调诊疗的标准及原则,树立起行医信心,结合自己辖区内患者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病情特点,做出自己的疾病管理思路,从而有助于解决辖区患者疾患,更好地进行慢病管理。

  2015年6月10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1会议室,举行了本论坛,由中华预防医学会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李明教授主持。王燕芳、施小明、韩海军、刘佑琴、董雨星、李明、柳嘉等领导、专家分享了相关的主题报告内容。

 

李明:

主持人/The host /演讲嘉宾/A guest speaker

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风险评估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中华预防医学会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教授

  在慢病的管理过程中间,如何识别风险,如何控制风险,这需要专业委员会来做出评估:一是把慢病的危险因素找出来,二是要把危险因素给去掉。

  怎么去判别健康的足迹?要放弃之前的有病和无病的区分方法,从危险因素切入,发现危险因素多的人就属于高危人群。怎样把危险因素去掉呢?需要发挥健康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地融入到分级诊疗网络中,再加上一个风险预警的机制(健康风险评估),就能更好地把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和临床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上社区的功能。

 

王燕芳:

膳食在慢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 教授

  所有慢性病,都和膳食是密不可分的。老百姓不可能变成营养专家,这就要求咱们健康领域工作者要懂得如何去帮助公众认识膳食与疾病的关系,至少要把膳食指南上的精华,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出去。美国的胆固醇教育活动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因为通过健教宣传,他们国民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百分比降下来了,从而也降低了高危人群中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膳食模式对多种慢性病控制是有效的,比如DASH膳食推出的概念不是营养素,而是食物,使公众能够易于接受,能够理解,能够依从,“推广健康饮食模式需要营养科学与食品科学完美的结合,需要与企业共同合作。”

 

施小明:

空气污染健康危害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健康所所长

  施所长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空气污染与慢性病患者管理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报告主题,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强部门的协调和数据共享,能够帮助我们开展很多关于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第二,要加强风险的评估和预测预警;第三,加强防护措施;第四,在空气污染这个方面一定要考虑到滞后效应;第五,要注意科学膳食。

 

韩海军:

狭小空间下运动为主的综合健康干预设计

四川大学 副教授

  通过正在进行中的中海油作业平台项目,来介绍关于运动为主的综合健康干预方案设计,分概述、调研结论分析、健康干预计划等三部分来介绍。如何来对海上作业平台工人进行健康干预呢?在狭小空间里作业的人员,其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姿势功能、健康素养等方面都要纳入分析范围,然后再根据个体身体情况,结合劳动场合制定健康干预计划和膳食干预计划,让每个人“管住嘴,迈开腿”,努力提高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素养。

 

刘佑琴:

三甲医院慢病综合门诊与社区联动

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宣武医院

  从医务界的医疗模式转变、慢病的井喷、健康生产力的直线下降等角度来阐述主题,科学合理地发挥三甲医院慢病综合门诊的技术和专家优势,充分下沉到基层中去,建立慢病管理组,通过慢病门诊等窗口实施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基层产生充分医疗服务化学效应,进一步构建在全社会开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防控网络,形成全程监控的慢病管理系统。

 

董雨星:

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服务创新机遇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集团健康管理部

  从对医疗保障体系变革所遇到的挑战及健康保险在慢病创新服务等两个方面来阐述主题。谁会成为健康管理服务的买单方?董雨星认为,一个是政府来买单,第二个是保险公司来买单,第三个是个人自己掏钱。这其间,最为核心的是控制风险。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鼓励客户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降低特定疾病的发生率,或者延缓疾病的发生,达到双赢的效果。

 

柳嘉:

慢病管理中的膳食模式探讨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营养安全系食品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十年前,营养安全可能涉及到更多的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的营养过剩,但现在是精细米面的大量使用,使粗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矿物元素的严重缺乏,膳食结构转变非常不合理,导致了众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因营养过剩导致出现众多的慢性病患者,这个数据也从侧面表现出慢病管理当中一个环节——营养干预的迫切性。医药行业也认可了营养干预对疾病是有干预作用的,同时政府层面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出台《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发布膳食指南,针对各种慢性病开发主食项目,例如重组工程米等。

  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来利用新技术助力慢病管理呢?2015年6月10日下午,基于这个出发点,新技术助力慢病管理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由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局副局长温跃春主持。

 

温跃春 :

主持人/The host /演讲嘉宾/A guest speaker

社区卫生服务微平台助力慢病管理

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局 副局长

  2014年,太原市卫生局开发了太原社区微信平台,把11项目公共卫生方面以及所涉及的47项内容整合到平台上,居民通过扫二维码即可进入系统,完成所有的巡医问药、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和大医院的链接等需求。

  最重要的是,居民可以利用平台与家庭医生互动,及时把自己所患慢病的病情反馈给医生,第一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及调整用药等诊疗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

 

段志刚 :

卒中急救与中国远程卒中体系的建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如何来做好防控呢?通过脑卒中筛查防控基地的建立,宣武医院规范了脑卒中筛查与防病的流程,对一些卒中高危人群该如何筛查,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观察和随访,对容易发生脑血管病的人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做支架或做手术治疗。

 

冯南海 :

健康管理服务的互联网思维

中国医疗康复协会智慧社区专委会主任

  互联网医疗通过对人体指标长期监测,实现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患病及康复阶段的监护,可以使得人的生活质量提高60%-80%。总的来讲,健康管理就是智慧医疗的综合创新。但我们不是颠覆医疗,而是帮助医疗更好的在行为医学上作出我们的贡献,使每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方式,在符合医疗条件的前提下,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带给我们的健康管理服务。

 

欧阳俊 :

移动医疗精确管理糖尿病患者

百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APP+数据库),将医生和患者就近定位到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后即可建立联系,通过服务站来圈定其周边的医生和患者,可组织线上线下等各种活动。在这个交流过程当中,患者因为有很清晰的疾病曲线图显示,能够看到自己每天血糖的变化,而医生也能同步看到其数据,随时根据数据的变化,准确地调整其用药及治疗方案。

 

聂聪 :

慢性病身心健康管理临床新技术转化

中科院心理医学博士研究生

  从心理角度上来提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依从性,对慢病管理路径有促进作用。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总与心理疾病共病。比如,长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会逐渐有一个变化,久而久之会造成焦虑情绪。对待这类患者,做慢病管理的时候,如果加进心理因素干预,治疗效果要比单纯的医疗更好一些。如果借助互联网技术,对患者的躯体疾病、心理变化以及用药数据做系统分析,得出一个科学的评估,从而能做出正确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管理。

 

刘清利 :

自媒体健康教育现状与管理

自媒体公社联合创始人

  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有一个优势,就是85.8%的网民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iPad、智能终端来上网,全民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领域已经进行细分,具体到医疗健康领域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的健康教育是一块,自媒体方面可通过微视频、短视频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而在医疗上,自媒体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粉丝的影响力,结合互联网先进技术,来为医学诊断治疗做出有效的支撑作用。

       2015年6月10日上午,全媒体时代下的控烟与健康传播论坛举行,由湖北省控烟形象大使、湖北省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东升主持。会议分两部分,一是全媒体时代下的控烟与健康传播的研讨会,还有首届全国控烟微传播最佳作品颁奖典礼。

 

谢东升:

主持人/The host

湖北省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傅华:

控烟与健康全媒体传播平台构建与愿景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这个论坛很有意义,因为在此之前,烟草商已经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作进行过很多烟草的营销,包括融入了控烟设计、控烟文化等元素。所以,我们也必须行动起来,利用各种新媒体来宣传控烟。只不过,我们在控烟的时候,更加要以受众为中心,不能说教,以平等、互动的方式走进受众,采用更富有趣味性的宣传内容,去打动新媒体受众,使他们接收我们的信息。

 

张建枢:

全媒体下的北京控烟更具威力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

  北京在运用新媒体方面的也做了四个实践:第一个就是网上征集幽默宣劝导语、海报、视频;第二个是微信抛出问题引发网上争议;第三个是推出三个劝阻吸烟手势,让大众进行投票;第四个是网上调查,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反馈上来。下一步,北京控烟要继续加强宣传力度,还要开发微信的投诉和举报功能,为控烟条例保驾护航。

 

周冰:

打造全媒体控烟平台

健康报副总编辑、移动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

  全媒体思维不同于传统媒体思维,其传播方式上也有较大区别,可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方式来做传播,甚至可以针对传播受众,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操作。

  根据国家卫计委宣传司的要求,我们做了新的尝试,结合一些大的医疗专业平台的优秀做法,全力打造全媒体控烟平台,在内容层面和渠道层面对控烟形式进行创新,力图使传播的控烟内容生动有趣,而又不缺乏科学性和公信力,扩大传播范围。

 

马阳:

控烟新探说——中国控烟自媒体之奇葩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媒体官员、

中国首家专业控烟网络电台控烟FM创始人

  控烟新探说,就是希望能发出中国控烟的最强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题材上尽量出自原创,借助名人、明星效应来宣传控烟,然后通过微信、微博、pc端或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碰到热门话题,可挑出来进行互动方式传播,丰富宣传报道方式,极大地发挥出全媒体的优势,把控烟事业也做成时尚,变得有意思起来,把更多的粉丝吸引过来,扩大控烟队伍的力量。

 

吴欧:

从专业到科普的健康传播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果壳网副主编

  通过与现场嘉宾互动的形式来展现主题报告,通俗而又不失生动地向现场观众的传递了戒烟的重要性,达到了从专业到科普的宣传效果。

  既然是全媒体时代下的控烟,就要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出其图片、视频、游戏、大数据的功效。当然,不是应景的控烟宣传内容也能出彩。例如,我们过去3年有关控烟和戒烟的内容做个编辑整理后发出,新浪微博转发1万多次,而微信上超过10万点击阅读量。

首届全国控烟微传播最佳案例颁奖

  2015年4月,健康报和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起首届全国控烟微传播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截至5月中旬,共收到自全国67个单位组织、个人提交百余件的作品。按照征集的要求,组委会经过两轮筛选后,选出22件优秀作品进入最终的专家打分的阶段,并评选出10项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名单/Winners List

最佳微视频作品: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阿福、阿喜》

全媒体健康促进联盟 —— 《葫芦小神》

百度贴吧 —— 《戒烟吧》

北京乐起来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 《被吸烟我不干》

最佳微博案例:  

WHO驻华代表处 —— 你有控吗

北大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 被吸烟我不干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烟草烟雾

科学松鼠会 —— 劝阻吸烟案例调查

最佳微信案例:  

上海胜思广告有限公司 —— 哈尔滨防烟办 屋檐下的烟霾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携手灭烟 拥抱晴天

    2015年6月10日上午,大会迎来了备受广大百姓关注的“百姓专家面对面”环节,向红丁、洪昭光、孙铁英和何丽四位权威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如何实现健康生活,帮助百姓全面了解健康的真谛,全面提高百姓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素养水平。本论坛由健康北京栏目主持人珊珊主持。

 

姗姗:

主持人/The host

北京卫视健康北京栏目主持人

  2015年6月10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卫视健康北京栏目主持人珊珊,用亲切温馨的语言,和在场的百姓与专家互动,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对专家演讲的慢病管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姗姗老师的专业主持下,整个会场气氛活跃 !!!

 

向红丁:

把握好“五架马车”方向,阻击糖尿病并发症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专家、教授

  向红丁教授向观众展现了一组数据:国3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了11.6%,估计现在全国大概有1.39亿的糖尿病患者。

  向教授指出,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会导致失明、丧失行走能力等残疾或脑死亡等后果。糖尿病并发症和什么有关?影响并发症的因素主要是什么?第一个是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得病时间越长,并发症就越多;第二个是控制不好。控制得好,并发症进展的就慢一些。为了正常的生活,我们的目标就是使更少的人得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更晚一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需要我们把握好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方向,把心理调控、饮食治疗、适当运动、合理用药、监测血糖等步骤做到位,让自己的体重、血糖、血脂等五项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洪昭光:

每个人都是良好健康素养的传播者

北京安贞医院健康教育专家、教授

  洪教授再次传达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的十六字健康口诀,并指出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心里平衡”8个字。简单地说,就是什么都吃,但要适可而止,提醒观众“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心跳越快,死得越快”,希望在座每位同志都能担当起健康理念的传播者: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都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

 

孙铁英:

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

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教授

  肺炎分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种,很多疾病最后老年人死于什么呢,死于肺炎。所以说,这个肺炎就是老年人的敌人。

  所有的呼吸系统的疾病均表现为咳嗽,干咳最为常见,但咳嗽只是一种表现,一种症状,产生的病因非常多,没有病的也可能会咳嗽。怎么去诊做断?一定要找到病因,才能做最后的针对性的治疗。具体为:第一,哮喘的表现;第二,是我们耳鼻喉的病,叫鼻后滴漏综合征;第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另外,呼吸系统的疾病最多的是跟大气有关系,呼吸系统特别担心的就是空气污染,比如雾霾。

 

何丽:

平衡膳食:十个拳头原则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

  通过食物的调节膳食节奏来预防慢病是可行的。比如说我们在配餐的时候,一个是食材的选用。第二个,就是用烹调方法来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人老了以后消化功能也降低,吃多的油和盐都不好。

  另外,控盐很重要,油也一样。中国人的血脂高,有很大一部分是甘油三脂高,据营养专家分析,可能跟我们中国人吃太多的烹调油有直接关系。

  要防治慢病,先是要管好嘴,就这么很简单。2008年,国家公布了最新版的健康三个指南,还有膳食宝塔,我总结了一个平衡膳食的拳头原则,即我们每人每天吃的食物,只要你的拳头大小十个拳头就够了。

   
支持单位:
人民日报 新华社 CCTV 光明日报 中国日报 北京卫视 健康报 新华健康 新京报 京华时报 北京晚报 今日头条
丁香园 搜狐健康 医学界 新康界 新浪中医 生命时报 医脉通 39健康网
健康时报 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爱唯医学网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当代医生杂志 中国数字医疗网 TV120网医在线 健康时报 健康界
支持单位:
   
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版权所有